2030年前,江蘇城鄉建設領域將實現碳達峰
瀏覽: 發布日期:2023-06-19
6月14日,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江蘇省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相關情況。新江蘇記者從會上獲悉,2030年前,江蘇城鄉建設領域將實現碳達峰。
“城鄉建設領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戰場,我省碳達峰前的碳排放增長量中,有40%來自于建筑。”據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總工程師路宏偉介紹,《實施方案》研究制定前,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多個科研機構啟動了課題研究,摸清了全省建筑領域碳排放“家底”,厘清了排放機制,預測了“雙碳”的時間曲線。在此基礎上,全省城鄉建筑領域低碳發展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正式“出爐”。《實施方案》內容框架涵蓋城市、社區、建筑、縣城和鄉村4個重要方面,共計19項重點任務。
先行先試的“底氣”從實踐探索中來。近年來,江蘇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在全國保持領先,為實現雙碳目標打下扎實基礎。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綠色建筑與科技處處長蔡雨亭給出一組亮眼數據:10年來,江蘇建筑節能標準實現了從50%到65%再到75%的逐步提升;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不斷提升,2022年超99%,高于全國10個百分點;“南京祿口國際機場2號航站樓及停車場”等5個項目獲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一等獎;截至2022年底,江蘇累計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超2.1億平方米;布局首批20個省建設科技創新基地,形成了240多項省優秀科技創新成果;編制發布288項工程建設地方標準(標準設計),用高標準引領高質量發展。
實現“雙碳”是多重目標、多重約束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如何用好科技創新“關鍵一招”?新江蘇記者留意到,此次《實施方案》的保障措施部分提出了科技創新相關工作任務。據路宏偉介紹,接下來,江蘇將推動“低碳未來建筑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啟動首批10個工程示范項目建設,力爭實現碳排放強度在現有標準基礎上再降低20%;在全國首次設立城鄉建設碳達峰碳中和先導區,探索近零碳排放示范園區、社區或校區技術集成應用和區域推廣;啟動全國首部《建筑碳排放量計算與核定標準》和我國南方地區首部地方標準《超低能耗建筑技術規程》編制等。系列創新舉措將持續推動建筑節能邁向更高標準,引導建筑向綠色、低碳、智慧方向發展。(來源:中國江蘇網)
博悅佳軟瓷咨詢熱線: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