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賦能低碳轉型 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瀏覽: 發布日期:2024-05-20
建筑業是支撐基礎設施建設高質量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的基礎性行業,同時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戶。有關專家表示,我國房地產和建筑業正走在以智能建造為建設方式、以數字化推動全面轉型、以綠色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創新發展新時代,數字技術引領建筑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
當前,互聯網、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為一體的智能技術正融入城市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創新賦能綠色建筑的信息化、數據化和智能化建設。
在上海嘉定,龍湖集團遵循“被動優先,主動優化”原則進行設計,優化江橋鎮超低能耗建筑項目的供暖空調與新風系統能效,并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使其建筑能耗水平遠低于常規建筑。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達成室內環境和能耗指標的約束目標,項目優先采用外遮陽、節能門窗、圍護結構保溫等被動式措施,降低建筑供暖空調需求,實現項目供暖、空調、照明、生活熱水、電梯能耗水平較行業傳統標準降低50%以上。
而在北京高碑店,“海綿城市”的理念則貫穿于龍湖集團園區設計的全過程之中。通過透水磚鋪裝、平路緣石、雨落管斷接等措施,該項目避免雨水直接進入小區雨水管網,同時將雨水引入下凹綠地及雨水花園進行蓄存、凈化、下滲,實現雨水的可持續循環。據介紹,當地項目每年折合減少碳排放10421.14噸,在國標節能75%標準基礎上再節能69%,保障園區的節能降耗和可持續循環。
“智慧、家園、‘碳中和’,將會是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的三個關鍵方向。”業內人士指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蓬勃發展,許多創新性的城市生態綠色化的建設方法也在不斷涌現。綠色建造應該著眼于項目工程的全生命期,在建筑工程立項、設計和施工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追求各項活動的資源投入減量化、資源利用高效化、廢棄物排放最小化,最終達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過程安全、品質保證”的建造目標。
綠色建造為建筑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而綠色運營則為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更長遠的發展空間。在智慧綠色運營的應用場景上,龍湖集團通過運用BIM+IBMS+IoT智慧運維系統,對照明、空調等能耗設備進行自動化管理,在保障舒適體感和運營品質的基礎上,根據海量數據積累和精準場景分類,通過分區、分時、分層的精細化管理,調整用能策略,建立五級能耗架構標準和水電收費管理制度,實現對能源的循環利用、替代利用、高效利用。
近年來,龍湖集團IBMS4.0系統不斷迭代升級,逐步落地能耗模型與人工智能冷站智控產品,2023年全年實現節能降本2700萬元。EMS能源管理平臺則可以實現能耗自動采集統計、模擬能耗場景與制作節能模型,通過接入智慧案場3S客流系統,可模擬在不同客流量情況下的能耗數據,并通過“雙碳”駕駛艙、云圖梭等工具進行節能告警,實現碳追蹤的自動化、數字化。
“隨著當前房地產行業步入存量時代,綠色運營、綠色物業將為‘雙碳’目標的實現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有關專家表示,綠色社區是直接影響民生的“城市細胞”,要進一步提高社區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充分利用現有信息平臺,整合社區安保、公共設施管理、環境衛生監測等數據信息,讓綠色建造、綠色運營的成果惠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來源:人民網)
博悅佳軟瓷咨詢熱線: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